“推动先进动力、代替蛋白等战略性基础性绿色工业高质量开展”被写入本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此,市人大代表、北京低碳清洁动力研究院资深主任工程师缪平表明,北京正在继续加大城市开展绿色转型力度、提高绿色动力份额,活跃打造世界绿色经济标杆城市,而开展生物质动力是一条重要的绿色转型途径。
“生物质动力是使用生物质作为动力载体的一种可再次出产的动力,包含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供热、生物质制天然气、生物质制液体燃料等,其特点是绿色低碳、资源可继续、可灵敏多元化使用。开展生物质动力对完成双碳方针具有极端重大意义。”缪平举例,上一年前三季度,我国生物质发电量1500亿千瓦时;2023年,我国生物天然气产值超越4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产值340万吨,生物柴油产值220万吨;在我国北方地区,生物质能供暖面积达800余万平方米。
“从经济、环境、社会效益、资源使用和技能成熟度的视点,生物质动力开展的首要方向是大规模、集约化使用,多元化开展将催生千万立方米、十万吨级的生物质动力大规模项目的市场需求。”缪平说。
对生物质能职业的企业来说,质料本钱占项目运转本钱的四成以上。树立安稳的质料供给途径并确保质料质量的安稳性是一项巨大应战。缪平剖析,北京市域生物质资源产值一向增加,但仍难以满意生物质动力规模化、集约化开展需求;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有着非常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一起也是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的重要基地之一。“从出资、项目开发等视点来看,京津冀协同规划、统筹,三地联动开发生物质动力,一方面可以保证生物质质料资源的有用供给和经营者的规模化效益;另一方面,能轻松完成区域内火电、风电、光伏、地热、生物质、氢能、储能多动力互补联动,然后极大的提高动力使用功率,完成京津冀动力一体化统筹开展。”缪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