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物质】辽宁省探索生物质天然气高值化利用新模式 推进生物能源低碳转型发展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驱动下,生物质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辽宁省依托丰富的农业废弃物资源,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逐步构建起生物质天然气“资源化利用—高值化开发—产业化推广”的全链条发展体系,助推省域农业沿着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之路稳健前行。
辽宁省始终将调研作为推动生物质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2025年1月2日,副省长李强、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朱文波调研了沈阳市辽中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进一步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的运作情况,强调“要以技术推广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11月,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调研组当地考验查证鞍山恒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沈阳辽中善达公司,聚焦原料收储运体系、关键技术攻关等核心问题,提出“挖掘高值化潜力,突破产业链堵点”的指导意见。2024年,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先后赴丹东市圣野浆果合作社、东港市黑沟镇土门子村、鞍山市岫岩县洋河镇二道鹿沟等地进行当地考验查证,谋划“立足消纳平衡,探索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模式”等具体措施。这些调研活动为政策制定和技术优化提供了精准依据,也为企业解决了实际运营中的堵点问题。
技术模式创新是辽宁省生物质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工艺层面,鞍山恒隆新能源公司采用CSTR中温厌氧发酵工艺,实现日产沼气3.6万立方米,提纯后天然气纯度达97%,技术指标国内领先。沈阳辽中善达公司通过全量化处理技术,将畜禽粪污转化为能源和有机肥,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0%。在副产物利用方面,辽宁省率先探索沼渣沼液高值化路径。在丹东市东港等地区,沼渣沼液替代化肥可提升作物产量15%~20%,同时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沈阳光大环保科技公司开发沼液浓缩制肥技术,进一步将沼液转化为液态有机肥,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了传统沼气工程的消纳难题,还培育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增长点。
辽宁省通过建设示范项目,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鞍山恒隆新能源公司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作为东北地区顶级规模的同类工程,年产能达720万立方米,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2万吨,其城市燃气直供模式被列为国家能源局典型案例。沈阳辽中善达公司畜禽粪污处理中心是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示范样板,带动周边30余个养殖场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政策支持下,辽宁省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生物质天然气项目10个,覆盖新民市、凌源市、建平县等地,预计年产能突破5000万立方米。这些项目通过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模式和管理经验。
安全生产是生物质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辽宁省严格落实《农村沼气安全生产通知》要求,2024年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全省开展科普宣传、应急演练等活动200余场,发放安全手册10万份,覆盖从业人员超5万人。针对大型工程,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建立四级监督管理体系,从企业自查到省级抽查,实现全流程风险管控。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还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调研,先后对岫岩县、凌源市等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进行安全检查,从设备正常运行状况到应急预案制定,全面排查潜在安全隐患。
通过开展调研、技术创新、示范引领、安全管理及产学研合作,辽宁省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生物质天然气高值化利用生态系统。展望未来,辽宁省将逐步加强产业链延伸,推动沼渣沼液资源化利用、生物天然气发电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力争到2030年,生物质天然气产能占全省天然气消费量10%以上,为农业农村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助力。